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语) Melayu (Malay)

认识马来西亚令吉

认识马来西亚令吉马来西亚令吉的非正式名称是马来西亚元,于1975年成为马来西亚的官方货币。鲜少人知道“令吉(Ringgit)”一词在马来语中的意思是“齿轮”,最初是指有锯齿状边缘的西班牙银币(西班牙银币的锯齿边设计是用于防止小偷刮掉部分贵金属来制造新硬币)。

令吉的货币符号为RM,货币代码为MYR。马来西亚政府于1993年以符号RM取代符号$或M$来表示货币。1令吉等于100仙(分),硬币使用的面额有5仙、10仙、20仙和50仙,钞票使用的面额有1令吉、5令吉、10令吉、20令吉、50令吉和100令吉。

 

马来西亚令吉简史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自16世纪以来长期被欧洲列强殖民,因此采用西班牙银元。1837年,印度卢比取代了西班牙银元。30年后,西班牙银元再次被引进。1903年,海峡元取代西班牙银元,并以2先令的汇率与英镑挂钩。马来西亚令吉于1967年由中央银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推出,最初的名称是马来西亚元。在推出令吉之前,马来西亚的官方货币是马来亚元,新加坡 和汶莱也曾使用这种货币。

 

马来西亚中央银行

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或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于1959年1月26日依据《1958年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法(CBA 1958)》成立。顾名思义,国家银行是一个管制机构,主要职责包括维持谨慎的货币政策、维护 金融系统 的稳定及促进金融领域的发展。国家银行也在建设金融基础设施(专注于为国家建构高效安全的付款系统)及建立全面、强大而灵活的金融系统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国家银行还扮演其他重要角色,包括作为政府的银行家和顾问,以及发行货币和管理国家国际储备的唯一权威。

 

马来西亚令吉与美元的挂钩和脱钩

为了稳住令吉的汇率,令吉于1998年9月2日以1美元兑3.8010令吉的汇率与美元挂钩。经过近20年,在中国宣布解除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后,国家银行也于2005年7月21日让令吉与美元脱钩。国家银行指出,这项决定让令吉能在没有国家银行积极干预的情况下依实际需求和供应来执行,限制了国家银行在管理令吉汇率波动中的作用。

 

钞票和硬币

国家银行于1967年发行第一批硬币和钞票。硬币的面额有1仙、5仙、10仙、20仙和50仙。1元硬币于1971年推出,使用符号$,是该系列中面额最大的硬币。钞票的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

1000元钞票于1968年推出,是首张采用端姑阿都拉曼(马来西亚第一任最高元首)肖像和敦依斯迈·莫哈末阿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第一任总裁)签名的钞票。当新货币 – 马来西亚令吉被推出并取代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时,10,000元钞票已经停产。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大量500令吉和1000令吉钞票被带出马来西亚进行交易,促使该国于1999年宣布全面停止使用这两种钞票,意即这两种钞票不再是法定货币。在金融危机期间,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公布了新的货币政策以保护货币的价值,并采用“肮脏互动汇率制”及避免货币波动,这项制度一直持续到1997年7月。

马来西亚第四个钞票系列的主题为“独特的马来西亚”,灵感来自于该国独特的多元文化、世界遗产和自然元素,钞票背面的图案涵括艺术与手工艺品、自然景观、动植物、经济和传统。

 

今日的马来西亚令吉

目前为止,马来西亚令吉的表现比其他东盟(ASEAN)国家的货币好,有弹性且取得增长的经济帮助该国度过了艰难时期。